多年以来大家一直有个问题:中国要建造多少艘航空母舰最合适?军事专家对此的回答多种多样。要我说擒牛网,很简单:这主要看我们手里有多少钱。
对于一个大国来说,海军建设主要跟战略需求和预算有关系。有大量的钱就能造巨舰,没钱一切免谈。航母是很贵的,不仅建造航母很贵,运营航母也非常贵。
通常来说,在大型的复杂的武器系统的研制擒牛网,只跟预算、组织能力和军事资源的倾斜度有关,对于一个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大国来说,只要战略上的需求足够大,那就一定能研制出来,在工程上,没有什么跨不过去的门槛。
目前,中国建造巨型军舰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。能够根据我们海军战略需求和作战任务,根据预算和规范要求,选用合适的高端技术,不拖延,不将就,不走偏门,顺利地设计和建造新型舰艇。我们建造航母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门槛,唯一的变量是预算,也就是我们手里有多少钱。
在全球海军战略上,中国不太可能像美国那样一口气造10艘或11艘航母并且每隔二三十年进行迭代。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全球霸权和全球部署海军的需求。因此保留一支相对强大擒牛网,具有局部打击优势的航母舰队规模就足够了。
别看美国拥有11艘核动力航母,其实美国海军内心里也很累。核航母换料大修的时间很漫长,因此核航母的在航率并不高,美军的11艘核航母总有一艘出于换料大修状态,还有三到四艘出于母港维修保障状态,美军最多也就能保持5~6艘核航母 ,这还要分布于全球各大海域部署。所以,核动力航母造少了根本不行。
航空母舰总体上是一种利用使用效率很低的武器,有较低的“在航率”限制。一艘航空母舰每年的出海时间很有限。能够实战部署6个月就很厉害了。而且从辽宁舰和山东舰服役历程看,每年出海时间也就是三个月多一点。要想维持随时能用立即能战的三艘或四艘航母舰队的规模,就需要至少建造6艘以上的航母。
有了航母“辽宁“舰和“山东”舰,以及即将服役的“福建”舰,中国大概率会继续建造一艘与福建舰同型的常规动力的超级航母,然后再建造2艘核动力的超级航母。最后形成6艘航母舰队的规模。然后就可以放缓建造速度,在继续建造新航母的同时着手将“辽宁”舰退役,最终形成航母迭代良性循环的发展。
这个过程,最乐观的估计可能还需要15年时间。而且前提是中国不发生大问题,要有钱,而且要持续有钱。
此外,中国还面临海洋封锁的地缘困境,中国的所有关键出海口都被敌对岛链封锁制约。有点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。在这种地缘困境下,需要海空并举,加大战略轰炸的力量擒牛网,而不是完全投资于海军。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发展与美国同等规模的航母舰队。有那些钱,造一万架轰炸机不香吗?
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